*按姓氏字母順序排列
-
施瓏
Warburg Pincus 董事總經理
…施瓏
施瓏先生於2019年加入華平,主要負責華平亞太區醫療健康產業的投資。自2015年起,施先生在淡馬錫中國擔任資深總監,主要負責醫療健康及消費產業的投資業務。在加入淡馬錫中國之前,施先生曾在華平擔任過三年投資董事。在此之前,也曾經從事過投資銀行和顧問業工作。施先生目前在華瑤大昌,英矽智能,海和藥物以及珍視明擔任董事。 他持有復旦大學金融學士學位。
-
施一
廣州國家實驗室研究員
…施一
施一,廣州國家實驗室研究員,hLife期刊執行主編,The Innovation期刊編委,擔任中國免疫學會理事等學術職務。主要從事病原感染調控的分子機制研究,免疫細胞受體與配體相互作用及其識別機制,以及疫苗和藥物研發。通過整合結構生物學、細胞生物學等研究方法,對流感、新冠、埃博拉、猴痘和拉沙熱等重要病毒性傳染病病原的感染過程進行了深入研究,並取得了一系列重要進展,以通訊作者在Nature, Science, Nature Reviews Microbiology, Nature Microbiology等雜誌發表論文40餘篇。
-
史渊源
深圳細胞谷生物醫藥有限公司董事長
…史渊源
史淵源為中國科學院生化與分子生物學博士、哈佛大學醫學院病理學系博士後研究員。深圳細胞谷生醫有限公司董事長暨總經理,兼任北京中醫藥大學特聘教授、博士生導師、博士後導師,曾任北京中醫藥大學生命科學學院、深圳北京中醫藥大學研究院創院院長。師事中國科學院院士鄒承魯院士、王志珍院士、美國科學院院士 Bert L. Vallee 院士,主要探索改變CAR分子結構,增強抗原辨識的特異性,提高殺傷效率,實現CAR-T治療的精確性。是深圳市海外高階人才團隊(孔雀團隊)CAR-NK專案領導。
-
蘇國輝
廣州暨南大學粵港澳中樞神經再生研究院院長
…蘇國輝
广州暨南大学 粤港澳中枢神经再生研究院院长; 香港大学 荣休教授。中科院 院士, 中國脊髓損傷研究協作組董事會聯席主席,中国 Neural Regeneration Research 杂志 总编辑。 1977年于美国麻省理工大学获得博士学位. 致力研究视神经系统轴突再生。于1985年首先证实了使用外周神经的移植方法可以使成年哺乳动物的视网膜节细胞长距离再生。 1995年荣获国家自然科学奖(中国国家自然科学基金) ﹐1999年获选为中科院院士。2015年获选为美国发明家学会院士 (FNAI, Fellow of US National Academy of Inventors)。2019 年获选为中国医学科学院学部委员, 2021年获选为美國醫學及生物工程學會院士。2021-2023年连续为全球前2%顶尖科学家;共发表500多篇SCI论文; 拥有专利 46 项。 -
宋高廣
北極光創投合夥人
…宋高廣
宋高廣於2016年加入北極光創投 (NLVC),並帶來了他對中國醫藥產業的深刻理解。他擁有豐富的企業策略規劃和實施經驗,並具備臨床試驗申請、業務拓展、團隊建立和行銷管理的背景。他在NLVC的主要投資領域是生物技術和生物製藥,其重要投資包括SHIP、澤爾基、Belief Biomed、Genfleet、Sanegenebio和NGGT。
在加入NLVC之前,宋高廣曾在上海舒特森生物製藥有限公司策略研究部工作,負責全球許可和策略聯盟管理方面的業務拓展工作,包括合資企業、合作夥伴關係和增值合作。此外,他還領導了對中國醫藥行業的市場評估,包括政策制定和趨勢識別,並最終幫助公司製定了長期策略和動態建模流程。
宋高廣擁有中國醫學科學院生物物理學博士學位、北京協和醫學院哲學博士學位、香港大學和北京大學工商管理博士(DBA)學位。
-
宋雲龍
上海翊石醫藥科技有限公司總經理
…宋雲龍
宋雲龍博士,上海翊石醫藥科技有限公司總經理。精通小分子創新藥物設計技術,帶領團隊研發了一系列創新成果,並累積了豐富的新藥研發經驗。共獲得CDE突破性療法認證4項,進入中美二期臨床研究的創新藥物項目3項,獲得中、美臨床批件10餘項。主導研發的小分子LPa抑制劑全球權益轉讓給阿斯利康,合約金額名列年度全球排行榜Top10;相關研發成果促成石藥集團與阿斯特捷利康形成戰略研發合作,合約總額53.3億美元。
-
SPENCER Graeme
Principal Education & Science副總裁助理
…SPENCER Graeme
Graeme Spencer 是 HDR 的教育與科學負責人(Education & Science Principal),澳洲公認的未來校園及生物醫學園區設計領軍人物。擁有超過25年跨學科經驗,他為整合教育、健康、科學和數據基礎設施的項目注入前瞻理念與深厚專知。
Graeme 領導設計的高影響力項目包括:雪梨生物醫學加速器(Sydney Biomedical Accelerator)、西雪梨大學班克斯頓城市校區(Western Sydney University’s Bankstown City Campus),以及 CSIRO 高級別防護研究設施(CSIRO’s high-containment research facilities)。 作為“connectivity by design”理念的倡導者,他開創開放式靈活實驗室與協作園區,加速實現從實驗台到臨床應用(bench to bedside)的科研成果轉化。
他同時主導 HDR 的數據驅動設計工具開發,幫助機構即時可視化並優化校園資產。Graeme 持續通過以人為本、嚴謹且具戰略影響力的設計,塑造教育與研究的未來
-
STILZ Uli
諾和諾德副總裁,研發外部創新合作伙伴關係的外部與探索性創新(E2I)部門
…STILZ Uli
Uli Stilz是諾和諾德公司負責研發外部創新合作伙伴關係的外部與探索性創新(E2I)部門的公司副總裁。 他常駐波士頓,領導着一支跨職能的研發團隊,與生物技術公司、風險投資機構、學術界和研究醫院建立富有創意的合作模式,共同開發下一代療法,爲患者提供改變生活的治療方案。 基於前生物創新中心的成功經驗,Uli和 E2I 團隊在關鍵治療領域推動了一系列外部合作項目,包括心血管代謝疾病和罕見病,激發全球創新生態系統,以推進諾和諾德的全球研發管線。 Uli Stilz畢業於蘇黎世聯邦理工學院,獲有機化學碩士學位,並於 1990 年在馬克斯·普朗克生物化學研究所獲得博士學位。在加州理工學院完成博士後研究後,他加入赫希斯特公司,在那裏擔任過多個職位,2010 年被任命爲賽諾菲糖尿病部門新成立的創新部門的副總裁。在 20 年的時間裏,他在心血管代謝、免疫學和腫瘤學治療領域爲 60 多種臨牀前和臨牀候選藥物的研發做出了貢獻。2012 年至 2014 年期間,他擔任歐洲藥物化學聯合會主席。
2014 年,Uli加入位於哥本哈根的諾和諾德公司,2019 年遷至波士頓創建生物創新中心。
Uli Stilz於 2012 年被任命爲法蘭克福大學的兼職教授,並擔任國際同行評審期刊的編輯委員會成員。他是北美和歐洲多個科學諮詢委員會的成員,並曾代表諾和諾德公司出席貿易組織(歐洲製藥工業協會)。他目前是肯德爾廣場協會和基因賽克公司的董事會成員,也是 aMoon 基金的風投顧問。
-
STONE Richard
《科學》雜誌資深國際記者
…STONE Richard
Richard Stone是《科學》週刊的資深國際記者。他還擔任法國斯特拉斯堡國際人類前沿科學計劃組織的“科學外交與交流”特別顧問。他的海外經歷包括 1995 至 1996 年在俄羅斯羅斯托夫州立大學擔任富布賴特學者,以及 2004 至 2005 年在哈薩克斯坦阿拉木圖的哈薩克國立大學擔任學者。Stone於 2007 年開設了《科學》雜誌的北京分社,並在中國工作了 5 年。他著有非虛構作品《猛獁象:冰河時代巨獸的復活》
-
孫詠芬
投资推广署首席经理, 生命与健康科学
…孫詠芬
孫博士在創新科技領域擁有超過15年的豐富經驗,擁有涵蓋學術界、製藥業和生技公司的多元化背景。在加入香港投資推廣署之前,她曾擔任醫學事務職位,協助領先製藥公司推出重磅藥物研發管線。在生物科技產業,她成功領導了該公司領先的體外診斷(IVD)技術的商業化,用於癌症攔截。孫博士畢業於英國曼徹斯特大學,獲得臨床生物化學學位和免疫學及免疫遺傳學碩士學位。她擁有香港大學癌症生物學博士學位,並於香港大學完成了博士後培訓。除了學術資格外,孫博士還獲得多項專利,並擔任多項研究基金的研究員。在她的職業生涯中,她還發表了許多重要的出版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