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姓氏字母顺序排列
-
施珑
Warburg Pincus 董事总经理
…施珑
施珑先生于2019年加入华平,主要负责华平亚太区医疗健康行业的投资。自2015年起,施先生在淡马锡中国担任高级总监,主要负责医疗健康及消费行业的投资业务。加入淡马锡中国之前,施先生曾在华平担任过三年投资董事。在此之前,也曾经从事过投资银行和咨询行业工作。施先生目前在华瑭大昌,英矽智能,海和药物以及珍视明担任董事。 他持有复旦大学金融学士学位。
-
施一
广州国家实验室研究员
…施一
施一,广州国家实验室研究员,hLife期刊执行主编,The Innovation期刊编委,担任中国免疫学会理事等学术职务。主要从事病原感染调控的分子机制研究,免疫细胞受体与配体相互作用及其识别机制,以及疫苗和药物研发。通过整合结构生物学、细胞生物学等研究方法,对流感、新冠、埃博拉、猴痘和拉沙热等重要病毒性传染病病原的感染过程进行了深入研究,并取得了一系列重要进展,以通讯作者在Nature, Science, Nature Reviews Microbiology, Nature Microbiology等杂志发表论文40余篇。
-
史渊源
深圳细胞谷生物医药有限公司董事长
…史渊源
史渊源为中国科学院生化与分子生物学博士、哈佛大学医学院病理学系博士后。深圳细胞谷生物医药有限公司董事长兼总经理,兼任北京中医药大学特聘教授、博士生导师、博士后导师,曾任北京中医药大学生命科学学院、深圳北京中医药大学研究院创院院长。师从中国科学院院士邹承鲁院士、王志珍院士、美国科学院院士 Bert L. Vallee 院士,主要探索改变CAR分子结构,增强抗原识别的特异性,提高杀伤效率,实现CAR-T治疗的精准性。是深圳市海外高层次人才团队(孔雀团队)CAR-NK项目带头人。
-
苏国辉
广州暨南大学粤港澳中枢神经再生研究院院长
…苏国辉
广州暨南大学 粤港澳中枢神经再生研究院院长; 香港大学 荣休教授。中科院 院士, 中国脊髓损伤研究协作组董事会联席主席,中国 Neural Regeneration Research 杂志 总编辑。 1977年于美国麻省理工大学获得博士学位. 致力研究视神经系统轴突再生。于1985年首先证实了使用外周神经的移植方法可以使成年哺乳动物的视网膜节细胞长距离再生。 1995年荣获国家自然科学奖(中国国家自然科学基金) ﹐1999年获选为中科院院士。2015年获选为美国发明家学会院士 (FNAI, Fellow of US National Academy of Inventors)。2019 年获选为中国医学科学院学部委员, 2021年获选为美国医学及生物工程学会院士。2021-2023年连续为全球前2%顶尖科学家;共发表500多篇SCI论文; 拥有专利 46 项。 -
宋高广
北极光创投合伙人
…宋高广
宋高广于2016年加入北极光创投 (NLVC),并带来了他对中国医药行业的深刻理解。他拥有丰富的企业战略规划和实施经验,并具备临床试验申请、业务拓展、团队建设和市场营销管理方面的背景。他在NLVC的主要投资领域是生物技术和生物制药,其重要投资包括SHIP、泽尔基、Belief Biomed、Genfleet、Sanegenebio和NGGT。
加入NLVC之前,宋高广曾在上海舒特森生物制药有限公司战略研究部工作,负责全球许可和战略联盟管理方面的业务拓展工作,包括合资企业、合作伙伴关系和增值合作。此外,他还领导了对中国医药行业的市场评估,包括政策制定和趋势识别,并最终帮助公司制定了长期战略和动态建模流程。
宋高广拥有中国医学科学院生物物理学博士学位、北京协和医学院哲学博士学位、香港大学和北京大学工商管理博士(DBA)学位。
-
宋云龙
上海翊石医药科技有限公司总经理
…宋云龙
宋云龙博士,上海翊石医药科技有限公司总经理。精通小分子创新药物设计技术,带领团队研发了一系列创新性成果,积累了丰富的新药研发经验。共获得CDE突破性疗法认证4项,进入中美二期临床研究的创新药项目3项,获得中、美临床批件10余项。主导研发的小分子LPa抑制剂全球权益转让给阿司利康,合同额名列年度全球排行榜Top10;相关研发成果促成石药集团与阿斯利康形成战略研发合作,合同总额53.3亿美元。
-
SPENCER Graeme
Principal Education & Science副总裁助理
…SPENCER Graeme
Graeme Spencer 是 HDR 的教育与科学负责人(Education & Science Principal),澳大利亚公认的未来校园及生物医学园区设计领军人物。拥有超过25年跨学科经验,他为整合教育、健康、科学和数据基础设施的项目注入前瞻理念与深厚专知。
Graeme 领导设计的高影响力项目包括:悉尼生物医学加速器(Sydney Biomedical Accelerator)、西悉尼大学班克斯顿城市校区(Western Sydney University’s Bankstown City Campus),以及 CSIRO 高级别防护研究设施(CSIRO’s high-containment research facilities)。 作为“connectivity by design”理念的倡导者,他开创开放式灵活实验室与协作园区,加速实现从实验台到临床应用(bench to bedside)的科研成果转化。
他同时主导 HDR 的数据驱动设计工具开发,帮助机构实时可视化并优化校园资产。Graeme 持续通过以人为本、严谨且具战略影响力的设计,塑造教育与研究的未来。
-
STILZ Uli
诺和诺德副总裁,研发外部创新合作伙伴关系的外部与探索性创新(E2I)部门
…STILZ Uli
Uli Stilz是诺和诺德公司负责研发外部创新合作伙伴关系的外部与探索性创新(E2I)部门的公司副总裁。 他常驻波士顿,领导着一支跨职能的研发团队,与生物技术公司、风险投资机构、学术界和研究医院建立富有创意的合作模式,共同开发下一代疗法,为患者提供改变生活的治疗方案。 基于前生物创新中心的成功经验,Uli和 E2I 团队在关键治疗领域推动了一系列外部合作项目,包括心血管代谢疾病和罕见病,激发全球创新生态系统,以推进诺和诺德的全球研发管线。 Uli Stilz毕业于苏黎世联邦理工学院,获有机化学硕士学位,并于 1990 年在马克斯·普朗克生物化学研究所获得博士学位。在加州理工学院完成博士后研究后,他加入赫希斯特公司,在那里担任过多个职位,2010 年被任命为赛诺菲糖尿病部门新成立的创新部门的副总裁。在 20 年的时间里,他在心血管代谢、免疫学和肿瘤学治疗领域为 60 多种临床前和临床候选药物的研发做出了贡献。2012 年至 2014 年期间,他担任欧洲药物化学联合会主席。
2014 年,Uli加入位于哥本哈根的诺和诺德公司,2019 年迁至波士顿创建生物创新中心。
Uli Stilz于 2012 年被任命为法兰克福大学的兼职教授,并担任国际同行评审期刊的编辑委员会成员。他是北美和欧洲多个科学咨询委员会的成员,并曾代表诺和诺德公司出席贸易组织(欧洲制药工业协会)。他目前是肯德尔广场协会和基因赛克公司的董事会成员,也是 aMoon 基金的风投顾问。
-
STONE Richard
《科学》杂志资深国际记者
…STONE Richard
Richard Stone是《科学》周刊的资深国际记者。他还担任法国斯特拉斯堡国际人类前沿科学计划组织的“科学外交与交流”特别顾问。他的海外经历包括 1995 至 1996 年在俄罗斯罗斯托夫州立大学担任富布赖特学者,以及 2004 至 2005 年在哈萨克斯坦阿拉木图的哈萨克国立大学担任学者。Stone于 2007 年开设了《科学》杂志的北京分社,并在中国工作了 5 年。他著有非虚构作品《猛犸象:冰河时代巨兽的复活》。
-
孙咏芬
投資推廣署首席經理, 生命與健康科學
…孙咏芬
孙博士在创新科技领域拥有超过15年的丰富经验,拥有涵盖学术界、制药业和生物科技公司的多元化背景。加入香港投资推广署之前,她曾担任医学事务职位,协助领先制药公司推出重磅药物研发管线。在生物科技行业,她成功领导了该公司领先的体外诊断(IVD)技术的商业化,用于癌症拦截。孙博士毕业于英国曼彻斯特大学,获得临床生物化学学位和免疫学及免疫遗传学硕士学位。她拥有香港大学癌症生物学博士学位,并于香港大学完成了博士后培训。除了学术资格外,孙博士还获得多项专利,并担任多项研究基金的研究员。在她的职业生涯中,她还发表了许多重要的出版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