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姓氏字母順序排列
-
ERNST Bettina
Bernina BioInvest Ltd 董事、瑞士生物技術協會 (SBA) 副總裁
…ERNST Bettina
Bettina Ernst 博士是一位生技企業家和投資者。過去 10 年,她一直致力於投資醫療保健公司。她也擔任多家早期生物科技公司的董事會成員、瑞士生物科技協會董事會成員、瑞士企業家基金顧問委員會成員以及瑞士創新委員會 (Innosuisse) 創新委員會成員。 Bettina 是兩家生技公司的共同創辦人。在從事投資和創業活動之前,她曾在美國(加州聖地牙哥市的史克里普斯研究中心)和歐洲從事基礎免疫學研究 10 年。 Bettina 擁有蘇黎世聯邦理工學院 (ETH) 的免疫學博士學位和自然科學學士學位。
-
範曉虎
香港灣島生物科技有限公司創辦人兼首席執行官
…範曉虎
範曉虎博士是全球細胞治療市值最高企業-傳奇生物的創始人,2017年范博士發明的CAR-T藥物西達基奧崙塞取得治癒性療效,成功與強生公司合作開發全球市場,2025年銷售近20億美元,成為首個原創中國走向全球市場的「重磅藥物」。 範博士被Endpoints News評為「全球Top 20最有影響力的藥物研發領導者」。 2024年榮獲國家科技進步獎第一名。西達基奧崙塞獲得「醫藥界諾貝爾獎」之稱的蓋倫獎提名。 2022年功成身退,創立了灣島細胞,成功開發了能夠治療實體腫瘤的低成本通用細胞技術。
-
馮奕斌
香港大學中醫藥學院教授兼院長
…馮奕斌
馮奕斌教授自 2017 年以來連續 8 年被科睿唯安全球 ESI 評為全球前 1%⾼被引科學家,並在 2024 年獲「全球⾼被引科學家」榮譽,躋身全球前 0.1%。已發表論⽂ 630 多篇。此外,斯坦福 ⼤學也將其列為 2022-2024 全球前 2%頂尖科學家之⼀。根據 2024 年 AD 科學指數(AD scientific index),馮教授在補充與整合醫學領域為全球科學家排名世界第 7,香港第 1。
-
⾼福
中國疾病預防控制中⼼研究員
…⾼福
中國科學院微生物研究所學術委員會主任、中國疾病預防控制中心研究員。曾任國家自然科學基金委員會副主任、中國疾病預防控制中心主任、中國科學院微生物研究所所長等。他是新冠病毒的發現者,並主導了全球首個臨床獲批的新冠病毒中和抗體藥物和第一個新冠病毒重組蛋白亞單位疫苗的研發。他的研究領域包括病原微生物跨宿主傳播、感染機制與宿主免疫、抗病毒手段等,並涉及公共衛生政策和全球健康策略,為新發傳染病防控提供重要支持。 -
高媛瑋
DEFTA Partners香港分公司副主管
…高媛瑋
高媛瑋博士是DEFTA Partners香港分公司的副主管,負責監督香港業務的運營。她作爲投資者,在香港廣泛的生物科技領域積極發掘具有潛力的先進技術,與研究人員緊密合作,並幫助科技型初創企業發展壯大。加入DEFTA之前,她曾在香港科技園公司(HKSTP)工作,負責推動治療領域創新技術的開發和商業化,並促進香港生物科技公司的業務發展。移居香港之前,高博士獲得化學博士學位,並在美國默沙東公司工作數年,專注於早期藥物研發。
-
GIFFIN J. Christopher
Bench International Search Inc. 總裁兼營運長
…GIFFIN J. Christopher
Chris Giffin 在生物技術領域擁有 40 年的職業生涯,其中包括在生物技術先驅安進公司工作 16 年,擔任研究、人力資源、業務拓展和企業發展等職位。在人力資源部門任職期間,Chris 領導了公司最輝煌的成長時期的招聘工作,見證了公司從生物技術研發機構發展成為綜合製藥公司的過程。因此,他的招募職責涵蓋了公司營運的各個方面,包括研究、臨床開發、生產和商業化。身為安進的業務拓展主管,Chris 在評估和談判多個企業合作及夥伴關係方面發揮了領導作用,這些合作和夥伴關係主要關注產品和技術機會。在加入安進、加入 Bench 之前,他曾在兩家私人生技公司擔任高階主管,負責業務拓展和融資活動。在 Bench,Chris 領導高階主管招募和諮詢服務,專注於為廣泛的生命科學客戶提供高階主管和董事會職位,包括生物技術、製藥、儀器和醫療器材。 Chris 擁有理學士學位。獲得俄克拉荷馬大學微生物學學士學位以及加州大學河濱分校細胞生物學碩士學位。
-
GRANDIS Jennifer
加州大學舊金山分校傑出教授
…GRANDIS Jennifer
Jennifer R. Grandis博士是一位醫學科學家,她對性別因素對醫學和科學領域職業發展的影響很感興趣。她的癌症研究主要致力於闡明並針對頭頸部癌症的關鍵信號通路和基因組變異,以期開展精準醫學研究。她充分利用了對頭頸部癌症患者及其生物樣本的接觸機會,優化了轉化研究項目,包括在實驗室中開發新的療法以用於臨牀應用,以及生成和檢驗相關的臨牀前模型以確定臨牀發現的潛在機制。在匹茲堡大學和自 2015 年起在加州大學舊金山分校的機構職位上,她促進了臨牀醫生和研究人員之間的合作,重點是建立一個強大的研究基礎設施,以支持臨牀和轉化癌症研究。她已在同行評審的文獻中發表了超過 400 篇論文,並自 1993 年加入教職以來一直得到美國國立衛生研究院的持續資助。Grandis博士是美國臨牀研究學會以及美國醫師協會的正式會員。 -
郭春龍
水木未來科技董事長兼執行長
…郭春龍
水木未來科技創辦人兼執行長郭春龍領導著這家在人工智慧驅動的低溫電子顯微鏡 (cryo-EM) 領域取得突破的公司。在他的領導下,水木公司打造了全球最大的低溫電子顯微鏡平台,擁有 8 台 300kv 低溫電子顯微鏡,並透過開發 300kv 低溫電子顯微鏡旗艦型號 TOTEM 300s 打破了全球壟斷,實現了 1.4A 分辨率,同時確保了數據安全——這對於科學研究和藥物研發至關重要。郭春龍推動端到端創新,從開發自主研發的 SMART 低溫電子顯微鏡計算平台(提升結構分析效率)到建構全球供應鏈。他也致力於與大學建立策略合作關係,建立研發基地和開放結構生物學平台,加速下一代人工智慧驅動的低溫電子顯微鏡的應用。
-
郭繼光
河北大學基礎醫學院副教授兼碩士研究生導師
…郭繼光
郭繼光,博士,河北大學基礎醫學院副教授、碩士研究生導師,主要從事帕金森病發病機制及治療藥物研究等。2001年獲得中國科學技術大學生物系學士、2009年獲得中國科學院上海生命科學學院理學博士學位,2016年UCLA訪問學者。主持國家自然科學基金1項和多項省級項目,參與973, 863和多項國家級項目。出版《病原生物學》等著作,在國內外期刊Cell Research, Genome Biology, Peer J等國際期刊上發表十多篇SCI論文,並獲得保定市科技進步二等獎。
-
郭毅可
香港科技大學常務副校長
…郭毅可
郭毅可教授是香港科技大學首席副校長、計算機科學及工程學系和電子及計算機工程學系講座教授以及香港生成式人工智能研發中心主任。他是世界知名的計算機科學家,曾領導本港、國內、英國和歐洲其他國家的多個大型人工智能及數據科學研究項目。他曾任英國帝國理工學院七大全球研究所中的數據科學研究所始創所長及香港浸會大學副校長(研究及拓展)。他是英國皇家工程院院士(FREng)、歐洲科學院院士(MAE)、香港工程科學院院士(FHKEng)、電機電子工程師學會會士(FIEEE)、英國電腦學會會士(FBCS)、以及中國人工智能學會會士(FCAAI)。
郭教授榮獲2022年吳文俊人工智能傑出貢獻獎, 此獎項被認為是中國智能科學技術領域的最高榮譽。於2025年,郭教授獲星島新聞集團及2024年傑出領袖選舉評審委員選為「2024年傑出領袖選舉『教育/專業/科技及創新組別』」得獎者。此選舉自1994年舉辦並旨在表揚對香港、內地,以至世界作出重大貢獻之領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