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姓氏字母順序排列
-
尹燁
華大集團首席執行官
…尹燁
尹燁,華大集團首席執行官,執行董事。哥本哈根大學博士,基因組學研究員,大連理工大學兼職教授,第三届中國人類遺傳資源管理專家組成員,“一帶一路”生命科技促進聯盟常務副理事長,中國計量測試學會生物計量專業委員會委員,中國抗癌協會腫瘤科普防治專業委員會常務委員,廣東省傳染病診斷試劑産業技術創新聯盟理事長,深圳市生命科技産學研資聯盟理事長,深圳市標準化協會第七届理事會會長。
-
袁永麗
醫藥與治療副總監(生命健康科技)
…袁永麗
身為香港科技園公司治療學副總監,翁莉博士負責管理治療學公司和先進治療產品 (ATP) 計畫的客戶管理。她還領導臨床轉化催化劑計劃,該計劃旨在透過資金支持以及透過香港科技園臨床專業網絡與臨床醫生、臨床研究協調員 (CROS) 等更有效的互動,推動生物科技公司的臨床轉化。翁莉博士是香港科技園公司臨床研究倫理委員會委員,也是香港大學和香港中文大學 ATP 合作建立 PIC/S GMP 設施的聯合管理委員會成員。翁莉博士擁有倫敦大學學院製藥技術博士學位和倫敦帝國學院工商管理碩士學位。她曾任職於英國葛蘭素史克公司,擔任新產品開發部門的首席化學計量學家。在加入香港科技園公司之前,翁莉博士曾擔任慧源香港的高級研究總監。
-
虞晶怡
上海科技大學首任講席教授、資訊科學與技術學院院長兼副教務長
…虞晶怡
虞晶怡教授,IEEE Fellow、美國光學學會 OSA Fellow、ACM 傑出科學家、智慧感知與人機協同教育部重點實驗室主任。他於 2000 年獲美國加州理工學院(Caltech)雙學士學位和傑出畢業生獎,2005 年獲美國麻省理工學院(MIT)博士學位。現任上海科技大學講席教授、副教務長兼資訊科學與技術學院院長。虞教授長期從事電腦視覺、計算成像、電腦圖形等領域的研究工作,先後獲得美國國家科學基金 NSF CAREER Award、美國空軍研究院 YIP Award、上海白玉蘭紀念獎等。他曾獲多個電腦領域頂會最佳論文獎,包括 2025 年 ACM SIGGRAPH 最佳論文獎、2025 年 SIGGRAPH 最佳前沿技術獎(Best in Show Award, Emerging Technology)、2024 年 SIGGRAPH 最佳論文提名獎等。他的學生亦獲得 2024 CVPR 最佳學生論文獎。他也將視覺大模型首次用於晶片設計,於 2024 和 2025 連續兩年獲得晶片設計頂會 DAC 最佳論文提名獎。他曾任多個頂尖期刊編委,並擔任頂會 CVPR 2021 和 ICCV 2027 的程序主席、ICCV 2025 的大會主席。
-
餘忠良
原華潤集團資深策略專家
…餘忠良
餘先生為全國港澳研究會會員,曾任CRCP生命科學基金董事長。他曾任華潤集團策略管理部資深策略專家、資深副總經理,並曾任山西汾酒(上交所)、華潤醫藥(港交所)、華潤建材科技(港交所)董事。餘先生在企業策略、投資、國際貿易和財務管理方面擁有超過三十年的經驗。
-
吳楊宇
水木未來首席科學家
…吳楊宇
水木未來(Shuimu Biosciences)首席科學家,長期專注於冷凍電子顯微鏡在膜蛋白結構解析與創新藥物研發的應用。清華大學醫學院生物學博士,美國耶魯大學醫學院博士後,師從冷凍電子顯微鏡領域先驅者、美國科學院院士 Fred Sigworth 教授,主要研究膜蛋白的高解析度結構與作用機制。吳博士擁有十餘年膜蛋白結構與藥物標靶研究經驗,在國際權威期刊發表多篇論文,並在國際學術會議上多次報告研究成果,成功解析多個成像難度高的膜蛋白靶點,為結構驅動藥物開發提供了關鍵支持。 回國後,吳博士推動水木未來冷凍電鏡平台的搭建與技術最佳化,重點在於膜蛋白樣本製備、資料收集與處理流程的實用性與高效率。他主導轉化並優化電噴霧冷凍製樣技術,並探索其與單層石墨烯載網的聯合應用,在提升樣品保真度、信噪比和分辨率方面取得進展,代表了新一代冷凍電鏡樣品製備的發展趨勢。 目前,吳博士正致力於建立高效、可拓展的冷凍電鏡結構解析方案,賦能 GPCR、離子通道、跨膜轉運蛋白等重要藥物標靶的結構研究與新藥開發。
-
袁鵬
復旦大學腦科學轉化研究院助理教授
…袁鵬
袁鵬於美國耶魯大學獲得神經生物學博士學位。博士畢業後,袁鵬加入斯坦福大學進行博士後研究。袁鵬於2021年加入復旦大學腦科學轉化研究院,擔任研究員,獲國家青年千人資助。袁鵬課題組致力於運用活體成像及調控手段,結合數學建模,解析認知相關的神經原理,以及這些過程在神經退行性疾病中的異常。袁鵬課題組報道了阿爾茨海默病中的軸突傳導障礙,以及近期發現了帕金森症中的毒性蛋白傳播的神經元受體,相關係列工作發表於領域內高水平的期刊:Science 2025;Nature 2022;Nature Methods 2020;Neuron 2016,2015;Nature Communications 2023,2015;Journal of neuroscience 2019,2016;PNAS 2017;Biological Psychiary 2018,引用次數超過4000。
-
曾凡一
上海交通大學特聘教授、上海交通大學醫學遺傳研究所所長
…曾凡一
美國賓州大學臨床醫學/遺傳與發育理學雙博士,研究員(二級),博導。中國醫學科學院學術諮詢委員會學部委員,國家重大科學研究計畫計畫與「重大新藥創制」科技重大專項首席科學家,長江學者特聘教授,國家傑青得主。現任上海交通大學特聘教授、上海交通大學醫學遺傳研究所所長。主要從事醫學遺傳學、發育生物學等交叉領域研究,先後承擔國家級、省部級等重大項目十餘項,在《Nature》、《PNAS》等國際著名期刊發表SCI論文100餘篇。研究成果被美國《時代》週刊評為「全球十大醫學突破」之一,並多次入選「中國基礎研究十大新聞」。獲全國自然科學獎二等獎、教育部自然科學獎一等獎、首屆第三世界女青年科學家獎、談家橈生命科學獎創新獎等。擔任國際幹細胞組織(ISCF)秘書長、中國遺傳學會執行理事及人類與醫學遺傳專委會主委、中華醫學會醫學遺傳學分會副主委、中國細胞生物學學會幹細胞生物學分會副會長等。
-
張翱
上海交通大學藥學院院長
…張翱
張翱現任上海交通大學藥學院特聘教授兼院長。他的研究方向是基於藥物化學生物學的小分子藥物研發。他已在知名期刊上合作發表了200多篇論文,並擁有100多項專利。其團隊最初開發的三種候選藥物目前已進入I-III期臨床試驗。
-
張強鋒
清華大學生命科學學院長聘副教授
…張強鋒
青年科學基金獲得者。長期從事結構生物學、基因組學與人工智能大數據交叉研究。團隊聯合開發了多種細胞內 RNA 結構高通量分析方法,並設計人工智能算法用於單細胞基因組學、空間轉錄組學及結構生物學數據解析。以通訊作者身份發表Cell, Nature Genetics等雜誌學術文章多篇。主持國家傑出青年科學基金項目、基金委重點項目、科技部重點研發計劃等多個科研項目。獲得2024年度科學探索獎、2022年第五屆普洛麥格生物化學獎,賽諾菲-Cell Research 2021年度傑出論文獎等學術獎勵,工作入選2019、2021年中國生物信息學十大進展。現任中國生物信息學學會(籌)人工智能與生命科學專委會主任、Molecular Cell, Cell Systems, Genomics Proteomics & Bioinformatics等雜誌編委。 -
張德杏
香港理工大學護理學院助理教授、香港中文大學賽馬會公共衛生及基層醫療學院荊偉正念研究培訓中心榮譽助理教授
…張德杏
張德杏教授的研究興趣為精神心理健康和社區基層醫療,主要包括對心理健康幹預(如各類靜觀課程)和綜合健康幹預的評估,以及常見身心社健康問題的流行病學研究和系統評價。張教授過去十年以PI、Co-I及主要計畫協調人身分獲得超過40項資助,其中包括多項大型慈善社區綜合服務計畫。目前已發表超過100篇研究論文(Google學術h-index=28, i10-index=63; Scopus h-index=21),《Oxford Textbook of Public Mental Health》書稿一章,同時是Nursing Report, BMC Public Health等SCI雜誌編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