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姓氏字母順序排列
-
林金鐘
復旦大學生命科學學院教授、復旦大學mRNA轉化研究中心主任
…林金鐘
林金鐘博士是復旦大學教授,領導復旦mRNA轉化研究中心和上海張江mRNA創新與轉譯中心。他在中國科學院獲得生物物理學博士學位,並在耶魯大學師從諾貝爾獎得主托馬斯·施泰茨完成博士後研究。林博士的研究重點是mRNA翻譯的分子機制。他的團隊建立了一個完全重建的人類體外翻譯系統,並結合生化、結構和合成生物學方法來分析mRNA元素和翻譯因子如何調控蛋白質合成。這些機制上的見解為治療中合理的mRNA設計奠定了基礎。自2017年回國以來,林博士也在mRNA藥物研發中發揮了領導作用。他建立了中國第一個學術性的mRNA藥物研發中心,並領導研發了中國首個mRNA新冠肺炎疫苗,該疫苗已完成第三期臨床試驗並獲得緊急使用許可。他撰寫了 60 多篇同行評審的出版物,推動了基礎 RNA 生物學及其轉化應用的發展。
-
盧巧兒
樂敦製藥株式會社資深科學家
…盧巧兒
盧博士於香港大學取得臨床腫瘤學博士學位,並在東京大學中村祐輔教授指導下完成博士後研究。其後,她加入香港中文大學,在生物醫學學院引入首台三維細胞列印機,並建立生物製備中心,以推動組織工程與再生醫學相關研究。2020年,盧博士加入樂敦尖端研究香港,展開其在幹細胞治療領域的職業生涯,致力於開發創新的再生醫學方案。隨後,她前往日本,加入樂敦製藥藥理評價團隊,專注於轉化研究、臨床前評估,以及基於間質幹細胞的臨床計畫開發。她的工作連結學術與產業,著重透過技術創新與治療應用,推動再生醫學的持續發展。
-
BLOCKI Anna Marie
香港中文大學組織工程與再生醫學研究所 (SBS) 及生物醫學學院 (iTERM) 副教授
…BLOCKI Anna Marie
Anna Maria BLOCKI 教授是香港中文大學 (CUHK) 組織工程與再生醫學研究所 (iTERM) 和生物醫學學院 (SBS) 的副教授。她於 2013 年 1 月獲得新加坡國立大學博士學位。之後,她加入新加坡科技研究局 (A*STAR) 的新加坡生物成像聯盟 (SBIC) 擔任博士後研究員,直至 2015 年。 2015 年 11 月,Blocki 教授成功獲得德國柏林夏里特大學醫院 (Charité Universitätsklinikum Berlin) 的博士後獎學金。 2018年2月,她加入香港中文大學生物醫學學院(SBS)和iTERM計畫擔任助理教授,並於2024年晉升為終身副教授。自2022年初起,她還擔任神經肌肉骨骼修復醫學中心的首席研究員。 Blocki教授的研究興趣在於組織工程與再生醫學(TERM)領域,特別著重於生物材料、細胞及細胞衍生產品療法,用於治療缺血性疾病等非傳染性疾病。她特別專注於研究和客製化細胞微環境,例如細胞外基質(ECM),並開發用於臨床的生物活性療法(例如生物製劑)。此外,她也運用其累積的專業知識來設計微生理系統,特別是微血管系統。
-
SANTI Niccolo
OROJIN 首席執行官
…SANTI Niccolo
Niccolò Santi 是 OROJIN 的執行長。 Niccolò 出生於巴西,在香港長大,是一位義大利人,擁有多元化的國際背景。他在英國和中國完成大學教育後,加入了跨國集團太古集團管理培訓項目,並在香港、台灣和中國大陸擔任多個職位。 Niccolò 後來與他人共同創立了 SV International,該公司已成為豪華酒店供應領域的行業領導者,已完成超過 450 個項目。他為 OROJIN 帶來了豐富的管理經驗和創業精神。
-
INGRAM Piers
蜂鳥生物科技公司執行長兼聯合創始人
…INGRAM Piers
Dr. Piers Ingram 是蜂鳥生物科技 (Hummingbird Bioscience) 的執行長兼聯合創辦人。受系統生物學和免疫學領域日新月異的進步所鼓舞,Piers於 2015 年共同創立了這家公司,旨在更好地將這些進步應用於藥物研發。 在共同創立蜂鳥生物科技之前,Piers在生物製藥產業擁有 15 年的經驗,涵蓋研發諮詢、商業策略和學術研究等領域。 2013 年至 2015 年,Piers受僱於賽諾菲(NASDAQ:SNY),擔任東南亞策略規劃主管;2011 年至 2013 年,Piers在摩立特集團(後更名為德勤)擔任策略諮詢業務經理。 2008 年至 2010 年,Piers在倫敦帝國學院系統生物學中心先後擔任研究員及代理研究組組長。 Piers擁有倫敦帝國學院數學碩士學位、生物資訊學碩士學位和系統生物學博士學位,以及 INSEAD工商管理碩士(MBA)學位。
-
曹宇虹
國家奈米科學中心研究員
…曹宇虹
曹宇紅博士於2011年在美國俄勒岡州林菲爾德學院獲得化學學士學位。她在美國史丹佛大學Nicholas Melosh教授的指導下進行研究生工作,致力於開髮用於縱向活細胞採樣的無損奈米吸管系統,並於2018年獲得材料科學與工程博士學位。她在美國加州大學柏克萊分校與楊培東教授合作,與Jennifer Doudna教授合作,進行應用CRISPR-Cas技術的T細胞工程博士後研究,之後回到史丹佛大學,在朱棣文教授的指導下進行第二次博士後研究。之後,她回到中國北京,加入中科院國家奈米科學中心,擔任教授和首席研究員。
-
王建勳
深圳細胞谷生物醫學有限公司首席科學家
…王建勳
王建勳為加州大學聖迭戈分校博士,博士後,北京中醫藥大學二級教授,博士生指導教授。深圳細胞谷生物醫學有限公司首席科學家。王建勳博士師從美國科學院院士Michael G.Rosen-feld, Christopher K.Glass,目前為表觀遺傳學專家,主要探討利用T細胞表觀遺傳性狀改變來增強T細胞辨識並殺傷腫瘤的能力,實現CAR-T治療實體腫瘤的突破。曾是美國Sorrento Therapeu-tics公司資深科學家,從0到1建立了CAR-T cGMP,具有豐富的細胞治療標準工業化生產經驗,是構建反病毒、慢病毒等基因載體的國際頂尖專家。
-
吳辰冰
岸邁生物科技有限公司創辦人兼首席執行官
…吳辰冰
吳辰冰博士從美國喬治亞大學生物化學系獲得生物化學與分子生物學博士後,進入美國哈佛醫學院進行博士後研究,獲得美國癌症研究中心的研究基金,主要從事分子免疫學的研究,在揭示XLP疾病的機理方面有重要突破。後來進入雅培製藥公司生物研究中心,從事治療性抗體的研究與開發十多年,帶領多個計畫從早期研究開始成功進入臨床申報。吳博士長期從事分子免疫及抗體藥物研究工作,有多篇首席作者論文發表在Nature Immunology和Nature Biotechnology等國際一流學術刊物,並有多項國際專利授權。 之後吳博士回國加入上海睿智化學研究有限公司,建立了一個全方位的治療性抗體研發平台,並藉此與國內外生物醫藥企業廣泛合作,成功地開發出一些有影響力的創新抗體藥物。吳博士於2013年加盟上海中信國健藥業股份有限公司,擔任首席科學官兼研究院院長,主要致力於完善研發梯隊,建立技術平台,充實研發管線,制定研發策略。 2016年5月吳博士開始擔任上海岸邁生物科技有限公司總裁,主要進行新一代生物大分子的技術開發及產品研發,帶領團隊開發出新一代的雙特異性抗體平台技術“FIT-Ig”,目前平台技術專利已獲美國、澳大利亞等國家專利局授權,而且已有由該技術開發出來的新型雙抗項目EMB-01進入臨床II期,EMB02、EMB06、EMB07和EMB09項目進入臨床I期,未來將致力於建立一個創新型國際化的生物製藥企業。岸邁生物首個抗腫瘤產品獲十三五重大專項立項,並榮獲第六屆中國創新創業大賽生物組(新創企業)全國總決賽冠軍。
-
CHEN Cynthia
帕母醫療創辦人兼執行主席
…CHEN Cynthia
Cynthia Chen女士擔任帕母醫療董事長兼執行主席,首個寫入國際指南的中國心血管醫療器材企業,為中國率先在全球批准的針對心衰及肺高壓患者提供顛覆性心臟介入治療。
Cynthia曾任職於世界衛生組織瑞士總部、美敦力。先後兩度登上福布斯亞洲、福布斯中國U30,兩度登上胡潤U30中國創業領袖。上榜福布斯中國全球華人菁英top100、36氪最值得關注的女性創業家名單。被列入聯合國中歐傑出科技創業人才計劃,被蘇州工業園區評為「科技領軍人才」稱號。
Cynthia畢業於美國埃默里大學社會學/心理學本科,美國哥倫比亞大學醫療政策分析與管理研究生,美國芝加哥大學布斯商學院EMBA。
-
李湘
中勝肽生化董事長、創辦人;泰德醫藥共同創辦人、執行董事
…李湘
李湘博士于2001年创立中肽生化公司,带领国际水准的团队在多肽研发和产业化方面取得了多项重大成果。李湘博士1989年在美国硅谷联合创办了American Peptide Company 并任公司首席运营官负责公司的全面运营。2005年在美国硅谷创立CPC Scientific Inc.并任CEO至今。
李湘博士是一位優秀的勝肽專家,深耕多肽領域超過30年,推動了上百個勝肽藥物臨床與產業化。在複雜多肽修飾、合成、國際法規,多肽藥物產業化以及多肽新藥創製領域擁有豐富經驗。李湘博士曾任信邦醫藥 (002390) 副董事長,董事(2015-2020); 澤悅資本共同創辦人(2017-2021)。同時,李博士也是美國太平洋大學藥學院客座教授。中勝肽創新與技術研究院(CITRI)於2024年成立, 李湘博士任院長。
李湘博士於1989年獲中科院理學博士,隨後在美國加州大學Berkeley分校完成博士後研究。同時,獲瑞士IMDEMBA,長江商學院EMBA學位以及首屆百年協和醫學與健康產業學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