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姓氏字母順序排列
-
張先恩
深圳理工大學合成生物學院院長兼講席教授
…張先恩
張先恩是深圳理工大學合成生物學院講席教授,中國科學院生物物理研究所退休研究員。他獲中國科學院研究所的碩士和博士學位,以及加拿大阿爾伯塔大學榮譽科學博士學位。1993年在中國科學院武漢病毒研究所晉升爲教授。
他長期從事生物傳感、納米生物學和合成生物學的交叉學科研究,並運用這些方法解決病毒學和癌症生物學中的科學問題。
他是美國醫學與生物工程院會士(Fellow)和英國皇家化學會會士(Fellow)。擔任中國合成生物學研究計劃專家組組長,中國生物工程學會副理事長,世界生物傳感學術大會(World Congress on Biosensors)組委會委員,以及亞洲生物技術協會納米生物技術/生物傳感/生物芯片分會共同創會主席。
-
趙孝斌
浙江海昌藥業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長兼首席執行官
…趙孝斌
趙孝斌博士擁有FDA、艾伯維、上海醫工院等機構多年研發與監管經驗,專注靶向遞送、siRNA治療及脂質體制劑。2010年任FDA CDER資深審評員,主管複雜製劑CMC與cGMP審查,參與納米藥指南制定,獲FDA特別成就獎。持有FDA Level III現場覈查資質。2014年創立海昶生物,致力於RNA藥物與創新505(b)(2)製劑開發。現任中國藥促會國際創新藥監管專委會副主委兼祕書長(2020年起),並擔任IFPMA ICH Q1專家工作組組長(2022年起),推動國際藥政協同。
-
ZHAVORONKOV Alex
英矽智能創始人兼首席執行官
…ZHAVORONKOV Alex
Alex Zhavoronkov 博士是英矽智能的創辦人兼執行長。英矽智能是一家領先的臨床階段生物技術公司,致力於開發用於藥物發現的下一代生成式人工智慧和自動化平台。 Zhavoronkov 博士多次入選科睿安全球高被引科學家榜單,是國際公認的生命科學人工智慧創新者。自 2014 年以來,他開發了生成式人工智慧和強化學習領域的關鍵技術,用於創建新的分子結構和合成生物數據。他也率先應用深度學習技術(包括 Transformer),用於預測人類生物年齡、將學習從老化轉移到疾病、標靶識別和訊號通路建模。 Zhavoronkov 博士早年在 ATI Technologies 擔任高階主管,該公司已被 AMD 收購,之後轉入生技領域。他發表了 200 多篇同行評審論文,並撰寫了三本著作。除了在英矽智能的職位外,Zhavoronkov博士還擔任多家頂級期刊的編委,並擔任全球規模最大的衰老研究盛會——“衰老研究與藥物發現”年度會議的聯合主席。他也是巴克衰老研究所的人工智慧兼任教授。
-
鄭志傑
蓋茲基金會中國辦公室主任
…鄭志傑
身為蓋茲基金會(BMGF)中國區辦公室主任,鄭志傑博士帶領CCO團隊發展和加強與中國公共、私營和非營利部門的合作夥伴關係,以促進中國乃至全球的衛生與發展成果。在加入蓋茲基金會之前,鄭志傑博士曾任北京大學公共衛生學院王寬誠傑出教授、全球衛生系主任以及全校範圍的全球衛生與發展研究院高級副院長。在任職期間,他與許多合作夥伴合作,發起了一系列影響深遠的計畫和倡議,以促進跨學科的全球合作,培養全球衛生與發展領域的下一代領導者。此前,他曾擔任上海交通大學公共衛生學院院長、美國國立衛生研究院國家心肺血液研究所督導醫官和高級計畫主任,以及美國疾病管制與預防中心心臟病和中風預防部門首席流行病學家。他擁有中國上海復旦大學的醫學博士學位和生物醫學倫理學碩士學位。他還擁有美國北卡羅來納大學教堂山分校吉林斯全球公共衛生學院的衛生服務研究碩士學位和流行病學博士學位。
-
鄭宗立
香港城市大學生物醫學科學系副教授
…鄭宗立
鄭博士專注於生物技術創新解決臨床問題。鄭博士發明的 AMP 技術已在全球範圍內採用,在科學研究和臨床分子診斷中廣泛應用,指導癌症患者的標靶治療。鄭博士在精準基因組編輯方面的開創性工作包括廣泛使用的CRISPR脫靶分析方法GUIDE-seq,該方法支持了第一個FDA批准的利用CRISPR Cas9的療法。鄭博士目前致力於推進「液體活檢」和「DNA手術」的研究和臨床應用。
-
週超
遠大醫藥行政總裁兼執行董事
…週超
週超先生自2019年6月起加入遠大醫藥,2021年6月成為公司行政總裁,負責公司的整體內部管理。曾擔任中國遠大集團有限責任公司的法律安全管理部法務經理、高級法務經理及業務總監。周先生現擔任多個海內外公司董事職位。周先生領導及參與了多項地方和海外的大型併購專案交易,並為公司引入了多款產品。周先生於2011年在中國海洋大學法律本科畢業,其後取得對外經濟貿易大學國際經濟法碩士學位。
-
周國瑛
亦諾微董事會主席兼首席執行官
…周國瑛
周國瑛,中科院上海生化所博士,國家千人,2024 年中國十大傑出創新女性, 2019 年國際“抗病毒女科學家獎”唯一獲得者,2021 年中國十大傑出女企業家,2017 年“科學中國人”、1998 年“國務院特殊津貼”獲得者。前芝加哥大學微生物系副教授,1999-2014 年芝加哥大學從事皰疹病毒研究,在抗病毒感染與皰疹溶瘤病毒腫瘤免疫治療研究領域深耕近 30 年。周博士 2015 年創辦亦諾微醫藥,迄今爲止,公司建設了集完整的科學邏輯、研發技術及生產工藝爲一體的 OVPENS®平臺,並在此基礎上發展出溶瘤病毒免疫治療和工程化外泌體遞送兩大平臺,用於支持 Best in Class 的單藥管線與聯合用藥的早期研發,臨牀研究及商業化合作進程,滿足腫瘤與非腫瘤領域的臨牀需求。溶瘤病毒新葯產品覆蓋各種實體瘤,給藥途徑涵蓋瘤內、靜脈和腔內;外泌體藥物遞送管線分爲腔內核酸藥物遞送和外膜多功能多數量蛋白裝載,產品覆蓋大健康領域和複雜難治的代謝、免疫、呼吸、眼疾、肌膚等應用場景。
-
週厚江
浙江海正藥業股份有限公司研發副總經理
…週厚江
2009年9月至2021年7月,週厚江博士先後在加拿大渥太華大學、荷蘭國家蛋白質體學中心、英國劍橋大學以及英國醫學研究理事會細胞訊號傳導磷酸化和泛素化重點實驗室工作,從事蛋白質體學、細胞訊號傳導、藥物標靶發現和新藥研發等方面的研究。2021年9月,週厚江博士加入浙江海正藥業股份有限公司,擔任首席生物科學家。自2024年1月起,擔任研發管理中心副總經理暨創新藥研究院院長。加入海正藥業後,他主導了多個創新藥研發項目,帶領創新藥研究院攻克了多項技術難關,多個項目進入臨床試驗階段,一個項目進入IND(臨床試驗申請)階段。他參與的與浙江大學合作項目入選浙江省重點研發計劃,帶領的創新藥物研發團隊多次獲得省級榮譽。
-
周華
中國健康協會副主席兼祕書長
…周華
周華,中國健康管理協會副會長兼祕書長、《中國高新科技雜誌》副理事長、諾貝爾獎獲得者之家副主席、全國科學技術名詞審定委員會委員、全國中老年網特聘專家、新世紀管理科學與工程研究院副院長兼專家委副主任、中華慈善總會大健康工作委員會專家委副主任。
職業背景:
具有多年政府部門、北京三級甲等醫院領導崗位工作經歷。擔任《數字健康管理理論與實踐》副主編,《食學》中小學生教材副主編,對全生命週期的健康管理及大健康產業有較深的研究,撰寫的多篇文章在新華網、人民網、中國網、今日頭條、鳳凰新聞等媒體刊登。
-
週婕
香港大學微生物學系助理教授
…週婕
研究方向是建立類器官模型 及 基於類器官技術的病毒學研究. 週教授的團隊建立了世界上第一個人呼吸道類器官培養系統和蝙蝠腸道類器官,這些創新的類器官為各種生物醫學和藥物開發提供了全新的具有生理活性的模型。週婕教授在類器官領域的貢獻得益於在中國的臨床醫學訓練和病理醫生的工作經歷,以及她的病毒學研究的累積。她於2007 年在香港大學獲得博士學位,並於 2009 年結束了在加州大學舊金山分校 (UCSF)的博士後訓練。週婕教授發表了超過100 篇研究論文,包括Nature Medicine, PNAS 和 Science Advances。自2021年起, 週婕教授被Clarivate評為高引學者。週婕教授和團隊於2021年創立比幹生物有限公司,旨在商業化他們的類器官專利技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