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姓氏字母順序排列
-
齊桓
SG 診斷私人有限公司首席執行官;SG 診斷(香港)有限公司首席執行官
…齊桓
齊桓博⼠現任 SG Diagnostics 新加坡及香港公司首席執⾏官,致⼒於推動亞洲地區慢性病與傳染病的即時診斷技術發展。她擁有南洋理⼯⼤學材料科學博⼠學位,具備逾⼗年在納米材料、⽣物傳感器及轉醫學領域的跨學科經驗。齊博⼠長期領導科研團隊,成功推動多項診斷平台商品化,擁有七項國際專利。她曾在新加坡南⼤和南京研究院擔任研究主管。她帶領 SG Diagnostics 在超過 20%的本地診所部署創新診斷⽅案,並拓展⾄香港及東南亞地區,積極應對⼈⼝健康挑戰。她的願景是通過可擴展的創新技術,推動醫療服務的普及化、數字化與社區化。
-
秦正紅
蘇州高博職業學院健康科技研究所所長
…秦正紅
秦博士於 1980 年畢業於蘇州醫學院醫學系,1985 年獲得醫學碩士學位,1994 年獲得賓夕法尼亞醫學院藥理學博士學位。1994 年至 1999 年,他在美國國立衛生研究院(NIH)完成了博士後研究,1999 年至 2003 年,他在哈佛大學擔任講師和助理研究員。2003 年至 2023 年,他擔任蘇州大學藥理學教授、研究生導師以及中醫研究所所長。如今,他擔任蘇州高博職業學院健康技術研究所所長。他也是中國老年醫學會抗衰老分會副主任委員,《藥理學報》編委委員。秦正紅博士從事藥理學教學和研究約 40 年,培養了 9 名博士後、25 名博士生和 67 名碩士生。在免疫調節研究以及眼鏡蛇神經毒素在自身免疫性疾病和神經系統疾病中的應用方面,他取得了許多創新性成果。他發表了約 250 篇 SCI 論文,並出版了三部專著(總引用次數超過 26000 次,H 指數爲 74)。他連續 11 年(從 2014 年至 2024 年)被評爲中國被引用次數最多的學者。他被列爲全球前 2%的頂尖科學家之一,也是中國最具影響力的 100 位藥理學家之一。
-
屈健
中南大學湘雅二醫院副教授兼副主任藥師
…屈健
屈健博士,醫學博士、哲學博士,現任中南大學湘雅二醫院副教授、博士生導師、副主任藥師。作為耶魯大學培養的藥理學家(中南大學-耶魯大學聯合項目藥理學博士),他在國家級關鍵委員會擔任職務,包括中國藥理學會青年工作委員會和中國老年醫學學會臨床藥學分會。其編輯職責包括為 Cancer Letters 和 CNS Neuroscience & Therapeutics 審稿,並擔任 Cancer Drug Resistance 編委。屈健的研究聚焦於表觀遺傳藥理學、藥物基因組學及個體化醫療,以第一作者或通訊作者身份在 Molecular Cancer、Journal of Experimental & Clinical Cancer Research 等頂尖期刊發表94篇SCI論文(其中62篇為第一/通訊作者),含6篇影響因子大於10的論文(最高IF:33.9)。他主持9項重大科研項目(國家自然科學基金、湖南省自然科學基金等),並參與國家「863計劃」和「重大新藥創製」專項,推動精準藥物治療的創新。
-
任峰
英矽智能聯合執行長兼首席策略官
…任峰
任峰博士是英矽智能的聯席執行長兼首席科學官。他於2007年獲得哈佛大學化學博士學位,並在生物製藥創新領域開始了傑出的職業生涯。他最初在葛蘭素史克(GSK)工作,在那裡他花了十年時間推動藥物發現和開發。 2018年,任博士加入全球合約研究組織(CRO)美迪西,擔任高級副總裁兼藥物研發服務主管,負責化學和生物部門的運營,並領導著一支由600多名化學家和生物學家組成的團隊。任博士於2021年轉任英矽智能首席科學官(CSO),負責推動內部研發管線並促進藥物發現和開發的外部合作。任博士以其卓越的貢獻和領導力,於2022年6月晉升為聯合執行長。在他的指導下,英矽智慧研發團隊成功開發了22個臨床前候選化合物,其中10個分子獲得IND批准,涵蓋纖維化、發炎、腫瘤和抗病毒等治療領域。任博士還在推動四項專有產品線的對外授權協議以及建立多項戰略研發合作方面發揮了關鍵作用,這些合作總價值超過35億美元。任博士已發表70多篇同行評審論文和100多項專利。
-
RITTS Rose
Black Opus Special Situations Group (BOSS) 基金與 Black Venture Capital Consortium (BVCC) 基金董事總經理
…RITTS Rose
Rose Ritts 博士是 Black Opus Special Situations Group (BOSS) Fund 和 Black Venture Capital Consortium (BVCC) Fund 的執行合夥人,專注於對新興科技公司的早期投資。她擁有 35 年的投資者、創始人和領導者經驗,並幫助創辦了數十家生物技術、醫療保健和深度科技領域的新創公司,其中 28 家公司實現超過 1.5 億美元的退出,其中 3 家超過 10 億美元;以及 4 億美元以上的貨幣化 IP。在加入 BOSS 和 BVCC 之前,Ritts 博士在美國大學和學術健康中心擔任了 18 年的首席創新官,先是在北卡羅來納州的杜克大學和杜克健康中心,然後在費城的傑斐遜健康中心和托馬斯傑斐遜大學。她曾在美國聯邦政府國防部高級研究計畫局擔任專案經理,管理微流體系統和蜂窩運算項目,並擔任多個政府機構的政府智庫和提案審查小組成員。 Ritts 博士在杜克大學獲得學士學位,並在史丹佛大學獲得博士和碩士學位。
-
榮鈺
阿里巴巴達摩院高級算法工程師
…榮鈺
榮鈺博士, IEEE Senior Member, 深圳市政府認定海外高層次人才,鵬城優才, 國際電信聯盟“人工智能向善技術諮詢委員會”專家委員。榮鈺博士在2016年於香港中文大學獲得系統工程與工程管理博士學位及進行博士後研究。2017年6月加入騰訊AI Lab,任職專家研究員。2024年6月加入達摩院,任職資深技術專家,負責科學多模態方向模型研究。
主要研究專注於圖學習與大語言模型的交叉研究,圍繞結構數據的高效建模、跨模態智能系統構建及其在藥物、醫療、材料等科學任務中的應用展開系統探索。 谷歌學術引用11000次,H-index 42。兩篇文章入選PaperDigest 最具影響力論文。 入選斯坦福大學世界Top 2%科學家,AMiner全球學者排名新星榜機器學習領域中國大陸第2名。獲得WAIC 2025雲帆“璀璨明星”獎提名。
在騰訊期間,推動圖神經網絡在社交安全與推薦系統應用中的大規模落地;主導騰訊“雲深智藥”平臺核心模塊---分子屬性預測模塊的建設,涵蓋42個自研模型,獲得超過10萬次調用。並同時作爲組織者參與第二屆Open Catalyst Challenge,獲得冠軍。在達摩院期間,領導研發達摩院醫療多模態大模型“靈樞”,實現在多模態醫療問答方向對GPT-4等模型的性能超越。
-
ROVINSKY Bob
B+labs 營運副總監
…ROVINSKY Bob
Bob Rovinsky 擔任 B+labs 的營運副總監,在履行公司加速早期生命科學公司成功的使命方面發揮著核心作用。自 2021 年加入 B+labs 以來,Bob 除了是這家生命科學孵化器啟動的主要參與者之外,還在建立安全、高效且完全合規的營運環境方面發揮了重要作用,使科學家和企業家能夠專注於創新和取得成功。憑藉在設施設計、調試、營運、環境健康與安全 (EHS)、永續發展以及法規/品質合規方面超過 36 年的經驗,Bob 開發並監督營運系統,以確保 B+labs 的共享實驗室和辦公空間無縫運作。他的專業知識確保新創公司能夠使用功能齊全、符合 BSL-2 標準的實驗室、維護良好的設備和完善的安全程序——這些都是生物技術和製藥領域突破性研究的關鍵基礎。在加入 B+labs 之前,Bob 曾在學術界、私人企業和公共機構擔任領導職務,包括武田製藥、太陽製藥、艾仕得、Airborne Systems、方泰達生物製藥、URL Pharma、威斯塔研究所和賓州大學,並曾在美國空軍擔任生物環境工程師。在這些職位上,他始終倡導卓越營運、風險管理和永續發展。他在 B+labs 的工作體現了他致力於創造一個安全、可持續和高效的環境,使生命科學企業能夠蓬勃發展並提供變革性的健康解決方案。 Bob 擁有賓州大學環境研究碩士學位(主修政策與風險管理)和天普大學環境工程理學學士學位,並在美國空軍航空航天醫學院接受專業培訓。 -
SANTI Niccolo
OROJIN 首席執行官
…SANTI Niccolo
Niccolò Santi 是 OROJIN 的執行長。 Niccolò 出生於巴西,在香港長大,是一位義大利人,擁有多元化的國際背景。他在英國和中國完成大學教育後,加入了跨國集團太古集團管理培訓項目,並在香港、台灣和中國大陸擔任多個職位。 Niccolò 後來與他人共同創立了 SV International,該公司已成為豪華酒店供應領域的行業領導者,已完成超過 450 個項目。他為 OROJIN 帶來了豐富的管理經驗和創業精神。
-
沈浩
百吉生物總裁首席執行官
…沈浩
沈浩教授,貝果生物總裁/首席執行官,美國賓大(UPenn)終身教授、長江學者、海外傑青、原上海市免疫所所長,免疫與微生物領域高被引學者(Elsevier)。沈教授長期致力於T細胞免疫研究。其研究成果兼基礎理論與臨床轉化創新,發現並驗明了表觀遺傳調控是決定T細胞功能與免疫記憶的關鍵機制,為開發疫苗和細胞療法提供新的思路和科學依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