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姓氏字母顺序排列
-
尹烨
华大集团首席执行官
…尹烨
尹烨,华大集团首席执行官,执行董事。哥本哈根大学博士,基因组学研究员,大连理工大学兼职教授,第三届中国人类遗传资源管理专家组成员,“一带一路”生命科技促进联盟常务副理事长,中国计量测试学会生物计量专业委员会委员,中国抗癌协会肿瘤科普防治专业委员会常务委员,广东省传染病诊断试剂产业技术创新联盟理事长,深圳市生命科技产学研资联盟理事长,深圳市标准化协会第七届理事会会长。
-
袁永丽
医药与治疗副总监(生命健康科技)
…袁永丽
身为香港科技园公司治疗学副总监,翁莉博士负责管理治疗学公司和先进治疗产品 (ATP) 计画的客户管理。她还领导临床转化催化剂计划,该计划旨在透过资金支持以及透过香港科技园临床专业网络与临床医生、临床研究协调员 (CROS) 等更有效的互动,推动生物科技公司的临床转化。翁莉博士是香港科技园公司临床研究伦理委员会委员,也是香港大学和香港中文大学 ATP 合作建立 PIC/S GMP 设施的联合管理委员会成员。翁莉博士拥有伦敦大学学院制药技术博士学位和伦敦帝国学院工商管理硕士学位。她曾任职于英国葛兰素史克公司,担任新产品开发部门的首席化学计量学家。在加入香港科技园公司之前,翁莉博士曾担任慧源香港的高级研究总监。
-
虞晶怡
上海科技大学首任讲席教授、信息科学与技术学院院长兼副教务长
…虞晶怡
虞晶怡教授,IEEE Fellow、美国光学学会 OSA Fellow、ACM 杰出科学家、智能感知与人机协同教育部重点实验室主任。他于 2000 年获美国加州理工学院(Caltech)双学士学位和杰出毕业生奖,2005 年获美国麻省理工学院(MIT)博士学位。现任上海科技大学讲席教授、副教务长兼信息科学与技术学院院长。虞教授长期从事计算机视觉、计算成像、计算机图形学等领域的研究工作,先后获得美国国家科学基金 NSF CAREER Award、美国空军研究院 YIP Award、上海白玉兰纪念奖等。他曾获多个计算机领域顶会最佳论文奖,包括 2025 年 ACM SIGGRAPH 最佳论文奖、2025 年 SIGGRAPH 最佳前沿技术奖(Best in Show Award, Emerging Technology)、2024 年 SIGGRAPH 最佳论文提名奖等。他的学生亦获得 2024 CVPR 最佳学生论文奖。他还将视觉大模型首次用于芯片设计,于 2024 和 2025 连续两年获得芯片设计顶会 DAC 最佳论文提名奖。他曾任多个顶级期刊编委,并担任顶会 CVPR 2021 和 ICCV 2027 的程序主席、ICCV 2025 的大会主席。
-
余忠良
原华润集团高级战略专家
…余忠良
余先生是全国港澳研究会会员,曾任CRCP生命科学基金董事长。他曾任华润集团战略管理部高级战略专家、高级副总经理,并曾任山西汾酒(上交所)、华润医药(港交所)、华润建材科技(港交所)董事。余先生在企业战略、投资、国际贸易和财务管理方面拥有超过三十年的经验。
-
吴杨宇
水木未来首席科学家
…吴杨宇
水木未来(Shuimu Biosciences)首席科学家,长期专注于冷冻电镜在膜蛋白结构解析与创新药物研发中的应用。清华大学医学院生物学博士,美国耶鲁大学医学院博士后,师从冷冻电镜领域先驱者、美国科学院院士 Fred Sigworth 教授,主要研究膜蛋白的高分辨率结构与作用机制。吴博士拥有十余年膜蛋白结构与药物靶点研究经验,在国际权威期刊发表多篇论文,并在国际学术会议上多次报告研究成果,成功解析多个成像难度高的膜蛋白靶点,为结构驱动药物开发提供了关键支持。 回国后,吴博士推动水木未来冷冻电镜平台的搭建和技术优化,重点聚焦膜蛋白样品制备、数据采集与处理流程的实用性与高效性。他牵头转化并优化电喷雾冷冻制样技术,并探索其与单层石墨烯载网的联合应用,在提升样品保真度、信噪比和分辨率方面取得进展,代表了新一代冷冻电镜样品制备的发展趋势。 目前,吴博士正致力于建立高效、可拓展的冷冻电镜结构解析方案,赋能 GPCR、离子通道、跨膜转运蛋白等重要药物靶点的结构研究与新药开发。
-
袁鹏
复旦大学脑科学转化研究院助理教授
…袁鹏
袁鹏于美国耶鲁大学获得神经生物学博士学位。博士毕业后,袁鹏加入斯坦福大学进行博士后研究。袁鹏于2021年加入复旦大学脑科学转化研究院,担任研究员,获国家青年千人资助。袁鹏课题组致力于运用活体成像及调控手段,结合数学建模,解析认知相关的神经原理,以及这些过程在神经退行性疾病中的异常。袁鹏课题组报道了阿尔茨海默病中的轴突传导障碍,以及近期发现了帕金森症中的毒性蛋白传播的神经元受体,相关系列工作发表于领域内高水平的期刊:Science 2025;Nature 2022;Nature Methods 2020;Neuron 2016,2015;Nature Communications 2023,2015;Journal of neuroscience 2019,2016;PNAS 2017;Biological Psychiary 2018,引用次数超过4000。
-
曾凡一
上海交通大学特聘教授、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遗传研究所所长
…曾凡一
美国宾夕法尼亚大学临床医学/遗传与发育理学双博士,研究员(二级),博导。中国医学科学院学术咨询委员会学部委员,国家重大科学研究计划项目和“重大新药创制”科技重大专项首席科学家,长江学者特聘教授,国家杰青获得者。现任上海交通大学特聘教授、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遗传研究所所长。主要从事医学遗传学、发育生物学等交叉领域研究,先后承担国家级、省部级等重大项目十余项,在《Nature》、《PNAS》等国际著名期刊发表SCI论文100余篇。研究成果被美国《时代》周刊评为“全球十大医学突破”之一,多次入选“中国基础研究十大新闻”。获国家自然科学奖二等奖、教育部自然科学奖一等奖、首届第三世界女青年科学家奖、谈家桢生命科学奖创新奖等。担任国际干细胞组织(ISCF)秘书长、中国遗传学会常务理事及人类与医学遗传专委会主委、中华医学会医学遗传学分会副主委、中国细胞生物学学会干细胞生物学分会副会长等。
-
张翱
上海交通大学药学院院长
…张翱
张翱现任上海交通大学药学院特聘教授兼院长。他的研究方向是基于药物化学生物学的小分子药物研发。他已在知名期刊上合作发表了200多篇论文,并拥有100多项专利。其团队最初开发的三种候选药物目前已进入I-III期临床试验。
-
张强锋
清华大学生命科学学院长聘副教授
…张强锋
张强锋,清华大学生命科学学院长聘副教授、清华-北大生命科学联合中心研究员,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获得者。长期从事结构生物学、基因组学与人工智能大数据交叉研究。团队联合开发了多种细胞内 RNA 结构高通量分析方法,并设计人工智能算法用于单细胞基因组学、空间转录组学及结构生物学数据解析。以通讯作者身份发表Cell, Nature Genetics等杂志学术文章多篇。主持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项目、基金委重点项目、科技部重点研发计划等多个科研项目。获得2024年度科学探索奖、2022年第五届普洛麦格生物化学奖,赛诺菲-Cell Research 2021年度杰出论文奖等学术奖励,工作入选2019、2021年中国生物信息学十大进展。现任中国生物信息学学会(筹)人工智能与生命科学专委会主任、Molecular Cell, Cell Systems, Genomics Proteomics & Bioinformatics等杂志编委。 -
张德杏
香港理工大学护理学院助理教授、香港中文大学赛马会公共卫生及基层医疗学院荆伟正念研究及培训中心荣誉助理教授
…张德杏
Professor Daisy Dexing Zhang ‘s research interests are mental health and community primary care, mainly including the evaluation of mental health interventions (such as various mindfulness-based interventions) and comprehensive health interventions, as well as epidemiological studies and systematic reviews of common physical, mental and social health problems. Professor Zhang has received more than 40 grants as PI, Co-I and main project coordinator in the past ten years, including several large-scale charitable community comprehensive service projects. She has published over 100 peer-reviewed research papers (Google Scholar h-index=28, i10-index=63; Scopus h-index=21), a book chapter in the Oxford Textbook of Public Mental Health, and is also an editorial board member of SCI journals such as Nursing Report and BMC Public Health.