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我们 > 为何选择香港

为何选择香港

与中国内地的市场联系


根据2023年全球创新指数(Global Innovation Index),广深港科技集群以专利及科学刊物数量计算,为世界第二大的科技集群。

为促进大湾区内的研发活动及创新科技人才流动,香港与深圳计划联合发展港深创新及科技园。其中一个优先发展领域是医疗科技。科技园位处毗邻港深边境的落马洲河套地区,落成后将是本港历来最大的创新科技平台。

对海外的中成药、医疗仪器或药物制造商来说,香港是帮助他们进入大湾区市场的重要门户。已在香港上市、属临床急需的药物,以及已获香港公立医院采购、属临床急需的医疗仪器获准在大湾区内9个内地城市的指定医疗机构使用。首批获批的医疗机构共有5间,分别是香港大学深圳医院、珠海希玛林顺潮眼科医院、广州现代医院、广州和睦医院和中山陈星海医院; 于2023年2月20日公布的第二批获批名单中,新增另外14家指定医疗机构。此外,截至2024年1月,已审批临床急需使用进口药品共28款,医疗器械28款。同时,在香港注册的传统外用中成药产品则可通过简化的审批流程,在大湾区注册及销售。

在临床应用方面,本港的临床测试数据可同时获美国食品及药物管理局(FDA)、欧洲药品管理局(EMA)和国家药品监督管理局(CFDA)等药物监管机构认可作药物注册用途。现时玛丽医院、威尔斯亲王医院、香港眼科医院及香港养和医院共有32项专科已获国家药品监督管理局的临床试验机构资格认定,其临床试验数据可用作内地申请药物注册之用,促使香港成为本地和跨国制药公司进入庞大的中国市场的重要平台。

香港作为医疗健康创新研发枢纽


香港雄厚的科研实力,一直备受国家以至国际肯定。香港至今已设有16所国家重点实验室、6所国家工程技术研究中心香港分中心,及22间中国科学院联合实验室。

人才是知识创造和创新的关键。根据《2024 QS世界大学排名》,香港有5所大学在QS世界大学排名中跻身首100名。在2024年,香港大学和香港中文大学在医学领域均居于首50名以内。

同时,这些大学也是世界顶尖的研究型大学,且越来越多把研究成果转化为成功商品。

香港拥有世界一流的科技基建,适合从事医疗健康领域的研发工作。科学园是本港的旗舰科技中心,提供各种设施和服务,支持医疗健康及生物科技研发工作。相关设施包括生物医药科技支援中心、护康仪器创新中心、Chemical Co‑working Centre、生物样本库及GMP设施(细胞处理)等。

香港的研究能力卓越,吸引世界各地多家顶尖大学和科研机构进驻。例如,麻省理工学院(MIT)在香港设立了创新中心MIT Innovation Node,提供一个共用空间,致力透过教育及公众活动计划把该校与香港的学术界、商界和社区联系起来。香港大学则与卡罗琳斯卡学院(Karolinska Institute)合作,在香港成立李达三博士再生医学研究中心,为从事干细胞及再生医学研究提供首屈一指的研究环境。

2019年,香港科技大学与史丹福大学(Stanford University)医学院的保罗·F·格伦衰老生物学中心(Paul F. Glenn Center for the Biology of Aging)及伦敦大学学院(University College London)签署合作备忘录,就前沿转化神经科学研究展开合作,并计划在港成立「神经退行性疾病研究中心」。

香港政府为本地医疗衞生研究提供资助。相关资助包括医疗衞生研究基金、中医药应用调研及研究资助计划和伙伴研究计划等。

为进一步巩固香港的环球科研合作中心地位,香港政府的旗舰项目「InnoHK创新香港研发平台」已成功招揽了28所由世界级的大学和科研机构与本地大学合作的研发实验室。《2021年施政报告》建议在河套地区港深创科园内设立「InnoLife Healthtech Hub 生命健康创新科研中心」,以「InnoHK创新香港研发平台」16所与生命健康相关的实验室及8所与生命健康相关的国家重点实验室为基础,聚焦生命健康领域的科研工作。

同时,政府已推出为期5年的「杰出创科学人计划」,吸引海外杰出科研人才及他们的团队来港设立实验室,进行各项研究项目。

香港作为生物科技的集资枢纽


香港是亚洲的重要金融和资本市场,因此也是区内热门的首次公开招股地点。同时,香港是全球领先的生物科技公司集资中心之一。至2023年底,共已有126间医疗健康及生物科技公司在香港上市,并集资达2,766亿港元1。1

2018年4月,港交所实施《上市规则》第18A章2新上市制度,允许未有收益的生物科技公司以及拥有不同投票权架构的新经济公司于香港集资。这项政策有利生物科技公司筹集资金,并巩固香港作为生物科技公司顶尖集资中心的地位。截至2024年2月底,共有63家未有收入或盈利的生物科技公司循该制度上市,集资额约1,200亿港元3。

自2020年12月起,在香港上市的未有盈利生物科技公司以及内地的科创板股票,在符合特定条件下获纳入内地及香港金融市场互联互通的选股范围,为区内经营的医疗健康及生物科技公司提供大量集资机会。

另外,香港政府也通过创新及科技基金为生物科技研究项目提供资助。截至2024年1月,创新及科技基金共批出847个与生物科技有关的研究项目,资助总额达17.6亿港元(2.26亿美元)。获资助的项目涵盖不同研究范畴,包括干细胞疗法、分子诊断、生物药品制造以及传统中药现代化等。